食肉菌接連奪命 醫生拆解中招高危地點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7/03/20 12:0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7

分享:

分享:

繼上月一名警員疑感染食肉菌後未有發覺,致病情惡化截肢後不治,再有人因感染食肉菌而死亡!一名63歲女子上月中因右肢無力到瑪麗醫院求醫後,確診感染食肉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,18天內進行4次清創及2次截肢手術後死亡。其家屬懷疑她在公廁被沖廁水濺到腳部傷口受感染。

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(19日)出席活動後表示,食肉菌普遍在社區存在,如病人有長期病患,會影響免疫力,因此有傷口的話,要小心處理。

究竟食肉菌會在哪裡出沒?市民應如何保護自己?TOPick訪問了急症室醫生馮顯達,拆解食肉菌的Q & A:

1. 食肉菌出沒的高危地點?

馮顯達表示,食肉菌普遍存在於一般生活環境,但較活躍於鹹水地區。他提醒,其中一個高急地區是街市售賣魚類海產的地方,市民不宜穿拖鞋進入,以減少皮膚接觸食肉菌的機會。

另外,市民行街市後亦應清洗手腳,不要亂放置魚類海產的買菜袋。此外,市民如有傷口,或本身是較高危患者,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慢性肝病,亦應避免到海灘游泳。

2. 食肉菌感染與肌肉痛症應如何區分?

食肉菌感染早期病徵與肌肉痛極相似,因兩者均可出現皮膚疼痛、發炎、紅腫等症狀,感染初期臨床診斷確實極為困難。

不過,兩者的後期病徵卻可能有所不同。因俗稱「食肉菌感染」的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軟組織及筋膜(覆蓋肌肉表面的一層組織)的嚴重細菌感染,這種感染能破壞身體組織,嚴重者可致命。

他解釋,後期被食肉菌感染的人士皮膚或會劇痛、紅腫及出現急速的組織壞死。皮膚變化可源自細小的傷口,如刺傷或瘀傷,但亦有些個案沒有任何明顯的感染源頭。疼痛程度跟可見的皮膚變化常不相稱。他補充,皮膚傷口可能是肉眼看不見。

政府資料顯示,如進食被食肉菌污染的食物,偶爾可能引起腹瀉、嘔吐及肚痛。如患者有其他疾病,尤其是肝病,更可能引致血液感染,症狀一般包括發燒、發冷、血壓下降和皮膚出現水泡。

3. 誰是高危人士?

食肉菌是一種常活於和暖海水的細菌,尤其當傷口或軟組織接觸到活於海水或海產內的細菌時,或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貝殼類海產,特別是從和暖海水中捕獲的蠔,可受感染。潛伏期一般為12至72小時。

馮顯達表示,一般而言,因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貝殼類海產而受感染的風險較低,但如腸道有損傷,或是腸道黏膜有缺口則較高危。

政府資料顯示,任何人士都可能受到感染。但患者如有其他疾病,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慢性肝病或免疫系統疾病等,更有較高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。

4. 一旦感染食肉菌,可如何治療?

馮顯達指出,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治療,但如感染擴散,部份患者可能須接受深切治療,或須接受外科手術,例如清除壞死組織或截肢。平日如果需要預防,則宜徹底煮熟海產,特別是貝類海產,如蠔、蜆及青口等,並避免傷口接觸海水或生的海產,做足清潔等。